2月20日上午,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,广州市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推进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杨方股票配资,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,完善数据产业专项政策。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,完善算力供给体系,优化应用基础设施布局,健全数字企业梯度培育机制。
过去一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化数字广州建设,编制首份对标数字中国的城市级规划《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》,出台《广州市数据条例》,绘制了数字广州建设全景图。全面启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,培育壮大数据产业。“产业版”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,“全市通办”“跨域通办”实现“应通尽通”,“穗@i企”平台实现政策兑现事项“统一纳管”,数字政府“五统一”改革重塑超大城市数智化治理效能体系。多项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,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全国50强案例,建成启用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数字运维保障中心,12345热线连续5年获评全国政务热线质量评估“A+”等级。
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津表示,2025年,全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系统将锚定“排头兵、领头羊、火车头”标高追求,将2025年明确为政务服务和数据工作的“提质创优年”,围绕“拼经济、保安全、办全运、提品质”,全力以赴开展提质创优五大行动,力争实现数字广州建设提标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能、数字经济发展提速、全域数字化转型提效和数字政务服务提质。
一是聚焦数字经济发展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实施“1+1+N”数据政策,构建数据产业政策、数据基础设施、数字人才培育等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。编制“十五五”时期数字广州建设规划,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,培育一批有特色、有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。统筹抓好“硬投资”和“软建设”,加快全球数源中心(南沙)、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、南沙(粤港澳)数据服务试验区、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等重大项目、重要试点的建设。构建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,高标准谋划算力设施、流通设施、网络设施和安全设施布局,支撑数据要素“供得出、流得动、用得好、保安全”。实施数字人才培养工程,打造数据人才“蓄水池”。做好大数据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,拓展大数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,围绕政务服务、大数据等方面加强数字人才实训培养。
二是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,为“两化”转型提供新引擎。
深化一网智管全城全域,加快构建基于DeepSeek的“1+3+N”智慧政务体系,构筑韧性智慧城市的数字化新引擎。把5G、AI、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融入数字全运,构建智慧场馆数字化运行体系。落实“广州数智创新计划”和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以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,制定数据融合应用场景任务清单,以数据要素驱动产业数智化、绿色化转型。提升城市韧性治理水平,深化数字政府“五统一”改革,进一步坚实云、网、安、维“四位一体”的数字底座,优化“穗智管”中枢,用数据决策、数据服务、数据创新支撑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。
三是构建重点企业服务机制,为“产业版”营商环境打造新阵地。
大力实施“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”,构建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企业服务机制,依托“穗@i企”平台,建成产业版营商环境“旗舰店”,营造“最惠群众、最懂企业”的政务服务新模式。出台“21+8”重点产业专项政策兑现清单,推动“部门政策库”向“产业(园区)政策服务包”跃升。
选取新兴支柱产业、战略先导产业、特色优势产业等行业建立重点企业库,为重点企业提供服务直达、政策直享、诉求直通等“点对点”服务。整合金融法律、供需对接、招商引资等企业高频需求至“穗@i企”平台,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、政策链深度融合。
接下来,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,起而行之、苦干实干,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“数据先锋”、服务现代化产业发展的“服务尖兵”,为广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新篇章贡献力量。
南方+记者 吴雨伦
通讯员 穗政数宣杨方股票配资